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随着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给文化企业带来新活力和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风险。而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独特且关键的角色,成为连接政府、主管部门与文化企业的“桥梁”。通过精准的审计监督,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政策的准确执行,有助于文化产业在新形势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自上而下,架起政策贯彻落实的桥梁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表明,文化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因规模不同、需求不同,对资金扶持的需要程度也不一样,政府应当给予的扶持角度也需有所区别。而现阶段政策支持在这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针对大型国企、中小微企业甚至是小商户没有精准匹配其区域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的差异化政策。
因此,审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好专项审计调查这项法宝,沿着中央、省、市的政策执行路径,自上而下直达政策受益对象,开展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执行效果审计。对于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审计应当对这些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并评估奖补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激励作用,确保资金流向真正有潜力、有需求的文化项目和企业。同时,加强对本地区涉企普惠性政策和专业类政策的分析力度,统计现行政策与申报企业的适配度,全面掌握先行先试政策的优势与不足,归纳出现有政策体系的覆盖面及遗漏区,帮助市委市政府明确查漏补缺的具体切入点。
二、自下而上,架起响应企业诉求的桥梁
目前,文化企业普遍参与度不高。就国企而言,常常陷入生存危机,一方面,尾大不掉,不仅有着沉重的人员负担,而且从业人员呈现出结构老化特征;另一方面,存在创新惰性,由于深陷投入产出绩效考核,往往较多的关注自身的既得利益,通常会忽视文化本身的传承问题。就民企而言,多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同。此外,文化从业者单个个体的影响力有限,资源和渠道相对狭窄,在信息传播广泛且迅速的当下,没有强大的推广团队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很难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广泛的受众听到,也难以直接撬动政府资源来为自己宣传,为其量身定制政策。
因此,审计应当充分调研企业诉求,建立政府引导,国企带动民企共同发展的模式。坚持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通过不同的定价来区分文化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例如通过大型国企的高定价完成品牌塑造,实现品牌附庸;再引入民营企业参与,加强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用度。同时,可以借助文旅部门、宣传部门调动政府的广播资源,为文化产业投放广告、信息引流等。
三、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架起反馈和解决问题的桥梁
从目前的管理来看,文化领域分管条线划分明显。一般来说,政府职能部门按照分管条线和领域设置财政扶持政策。对于文化领域的主管部门多为文旅部门、宣传部门,这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政策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然而,文化产业更具有工业化性质。但工信部门、发改委等职能部门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大多集中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技术改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这种条线划分不仅会导致政策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而且容易出现政策空白或重复的情况。
因此,审计应当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委员会平台的重要作用,贯彻好“一盘棋”的工作理念。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与文旅部门、宣传部门、工信部门、发改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分享审计成果,交流各部门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对现有针对文化领域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整合,明确各部门政策的重点和边界,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李苗苗)